2008年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及论文写作)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好考吗?
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历年真题有什么?
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业的题目难易程度?
现将2008年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及论文写作)的考研内容与大家分享。
希望能对2016年考研的同学有所帮助。
南京大学2008年中国古代文学(语言及论文写作)入学考试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及代码 语言及论文写作(含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及论文写作)
适 用 专 业:文艺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注意:
1.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研究生入学考试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和其他纸上无效。
2.本科目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一)古代汉语部分(40分)
一、写出下列加点字的繁体形式(每字1分,共6分)
爱护 宝贝 县城 清浊 庆祝 书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互文
2.右文说
3.失粘
4.大名冠小名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总的来看,把古代汉语跟现代汉语相比,会发现古代汉语人称代词比现汉用得要少一些,请你谈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
2.请简要谈谈古音学家研究上古音韵部的方法。
(二)现代汉语部分(40分)
一、举例说明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可以用i即代表舌面前高不圆唇元音,又代表舌尖前元音和舌尖后元音?(5分)
二、分析“即将”和“将来”的词性。(6分)
三、“大大方方”和“大大咧咧”这两个重叠形式有何不同?(6分)
四、从语序变化的性质看,汉语语序变化有几种情况?请举例说明。(9分)
五、“跑得快”这个语段有歧义吗?请分析。(14分)
(三)语言学概论部分(20分)
一、相对于辅音来说,元音在发音上有什么特点?(5分)
二、语法手段是什么?常见的语法手段有哪些?(7分)
三、请谈谈你对“能指”和“所指”的认识。(8分)
(四)论文写作部分(50分)
(从以下二题中选做一题,题目自拟,字数不限。)
一、对“学而优则仕”这句话古今有不同的理解。请阅读下面的资料,就两种解释的是非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写成一篇小论文。
《论语·子张》:“子夏曰:‘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今人多以为“学而优”之“优”是指“优秀”,而梁黄侃《论语义疏》云:“优,谓行有余力也。”朱熹《论语集解》亦云:“优,有余力也。”《说文·人部》:“优,饶也。”《小尔雅·广诂》:“优,多也。”《诗·大雅·瞻卬》:“天之降罔,维其优矣。”毛传:“优,渥也。”《国语·鲁语上》:“今将惠以小赐,祀以独恭。小赐不咸,独恭不优。不咸,民不归也;不优,神弗福也。”韦昭注:“优,裕也。”《荀子·王制》:“汙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馀用也。”《论语》一书中“优”字共出现3次,另一处是《论语·宪问》:“子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仕,不可以为縢、薛大夫。’”
二、阅读韩愈《送孟东野序》,阐述他的文学思想。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怀,凡出乎口而为声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乐也者,郁于中而泄于外者也,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金、石、丝、竹、匏、土、革、木八者,物之善鸣者也。维天之于时也亦然,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是故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四时之相推夺,其必有不得其平者乎!其于人也亦然。人声之精者为言,文辞之于言,又其精也,尤择其善鸣者而假之鸣。
其在唐虞、咎陶、禹,其善鸣者也,而假以鸣,夔弗能以文辞鸣,又自假于《韶》以鸣。夏之时,五子以其歌鸣。伊尹鸣殷,周公鸣周。凡载于《诗》、《书》六艺,皆鸣之善者也。周之衰,孔子之徒鸣之,其声大而远。传曰:“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其弗信矣乎?其末也,庄周以其荒唐之辞鸣。楚,大国也,其亡也,以屈原鸣。臧孙辰、孟轲、荀卿,以道鸣者也。杨朱、墨翟、管夷吾、晏婴、老聃、申不害、韩非、慎到、田骈、邹衍、尸佼、孙武、张仪、苏秦之属,皆以其术鸣。秦之兴,李斯鸣之。汉之时,司马迁、相如、扬雄,最其善鸣者也。其下魏、晋氏,鸣者不及于古,然亦未尝绝也。就其善者,其声清以浮,其节数以急,其词淫以哀,其志弛以肆;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将天丑其德,莫之顾邪?何为乎不鸣其善鸣者也!
唐之有天下,陈子昂、苏源明、元结、李白、杜甫、李观,皆以其所能鸣。其存而在下者,孟郊东野,始以其诗鸣。其高出魏、晋,不懈而及于古,其他浸淫乎汉氏矣。从吾游者,李翱、张籍其尤也。三子者之鸣信善矣。抑不知天将和其声,而使鸣国家之盛邪,抑将穷饿其身,思愁其心肠,而使自鸣其不幸邪?三子者之命,则悬乎天矣。其在上也奚以喜,其在下也奚以悲?
东野之役于江南也,有若不释然者,故吾道其命于天者以解之。
完整、详细、实用、保高分的真题答案购买地址:
https://item.taobao.com/item.htm?spm=a1z10.3-c.w4002-4515975588.18.8PFID5&id=520831241724
相关推荐
- 【古代文论】欧阳修的文学观念
- Posted on 08月13日
- 山东大学中国古代文学考研复习经验
- Posted on 08月03日
- 【古代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 Posted on 07月05日
- 【古代文论】黄庭坚的文艺思想
- Posted on 08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