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干货!二战华东师大古代文学考研,学姐万字经验贴分享
这是公众号连推的第3篇华师经验贴。文章很长,请耐心阅读。这篇文章读得越明白,你离华师的距离就越近。这篇文章出自今年考上华东师范大学的小慌张学姐。
学姐已经加入一往,今年会在一往带一对一辅导。4月10日也会开免费公开课,大家关注公众号消息推送按时报名即可听课。一对一名额有限,欢迎大家联系负责教务的学姐进行报名。学姐QQ:2624309276,峰哥微信:dognyue
从何说起,才不至于那么突兀,又不流于表面呢?先从我自己的二战华东师大说起吧!
先说我的本科院校,只是一个普通二本,今年才开始招研究生,学校级别听说要升了??仅是听说。不用担心出身受歧视,只要你底子足够好。老师想要基础好的学生,这个要求不过分。
今年还有好多跨专业的同学也考上了,各种跨都有,such as劳动保障,行政管理,小姐姐们太厉害了。所以不要每天纠结这种问题,决定要考,就别来回晃。别刚开始就给自己留退路等着调剂,现在五流的二本学校都等着收985211出身的人呢,考研人数每年涨几十万不仅仅是一个数字。一志愿考不上,调剂就是难上加难,因为那就不是你的努力能决定的了。别人的本科出身和各种资源能压死我们这种屌丝。要考就拿出决心和努力,破釜沉舟在此一战。
笔者大四的时候自己给自己放了个假,美之名曰“gap year”,就是想体验一下各种生活。所以毕业之后才开始了第一次考华东师范大学。一战总分346,政治68,英语59,作文101,文学基础118。死在作文上,因为当年考试发生了很多事情(考政治准考证丢了,考英语睡着了),第二天的心态就有问题了,考作文时拿到卷子,莫名的兴奋,没审题就开写了,还自我感觉非常良好,出来成绩才傻眼了,明白自己把题目要求的“记叙文”写成了“散文”。然后就去工作了,去北京上班。
考研真的太辛苦了,实在不想去考。8月底才辞职,9月多才回到本科学校开始复习。此处敲黑板,太迟了!!!!!!!尤其是英语底子就不好的我,二战整个过程都很焦虑。(心态问题,稍后讲,很重要)二战成绩总分361,政治59,英语58,作文129,文学基础115。除了作文,其他都没有第一年的分数高,退化太严重了,一定要珍惜第一次的机会。二战的同学也不要怕,但是绝不能掉以轻心。优势要更强,弱势要迅速补起来。

本来以为又凉凉了。因为今年专业课比前年还要难,大家分数普遍偏低。所以靠专业课的分数,战战兢兢地进了复试。初试排名12,16个人进复试,最后留10个人,复试完排名第6。现已收到拟录取的通知!
全程都靠专业课死拉着我。所以本文重点讲专业课的学习方法。政治英语只是我的血泪教训,作为大家的前车之鉴。
这里送你们一句话“过线看政英,高分靠专业”。谨记心头。
一、英语
太差了,不好意思给你们讲。但是想和你们说,英语真的很重要✔。而且英语能考高分的人,学习能力都很强,今年古文学里有一个姑娘考了84。我才58,大家应该能想到这个差距吧。具体不多说了,老生常谈的话题,自己去搜别的高分帖子吧。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人家英语从小就好,九月份开始也不迟。别人学了十几年的英语,雅思能考7.5。你学了几个月就自我感动的不行了,别这样,有点自知之明。还是努力学习吧!

最起码上半年即8月份之前,英语的阅读理解就已经解决了。后半年需要做的,仅仅是每天做阅读保持语感。因为后半年的时间太紧张了,政治要背,专业课有11本书要背。
惭愧,英语不讲了。
二、政治
真的没有想到,我的政治退化的也这么严重。第二次复习开始的时间太迟了,分到每门科目上的时间都不够。关键我大题都写上了,连名师们没有压住的“理想信念的意义”那道题,我都写上了。问题就出在选择题上,这个就是平时的积累。而且,这几年政治越考越难,每年的变动也特别大,最好是在7月份之间就开始。
9月份之前《肖秀荣的1000题》就要刷完一遍了,过一遍四科内容,要过的很细,没别的原因,就为了选择题拿高分。9月份再刷一遍。10月份开始刷今十年的政治真题的选择题。我的小舍友就是这么搞的,政治74分。
三、作文
考作文是华东师大的一个传统。至于为什么?请看以下几段话。
记者提问:据说您以前招研究生时,除了必要的专业课外,还要考一门作文。
钱谷融:对,从作文里可以看得出一个人的才情秉赋。要全面了解一个学生的思想、学识和才情,我认为最好的途径就是通过他们所写的文章。我把作文的成绩放在第一位。至于知识我并不太看重,因为知识可以查书去获得。当然根基也要有一点,完全没有基础不行。
钱谷融:“我收学生最看重作文,作文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天赋、才情,有没有培养前途都能看得出。所以别人都不会考作文,我就会考作文选拔学生。许子东的作文就很不错。”
忆起招收研究生时,钱先生要求学生不但思想品德、业务基础要好,而且重视才情禀赋,考他的学生都还得考一门作文。作文是命题作文,但钱老通常只起一个“两个字”的、很“虚”的题目,让学生自由发挥,从文章里看看他们是不是有“灵气”。
作文要写,要练。两篇文章,第一篇是创作,关键在于你的灵性,对于艺术的敏感能力。第二篇是评论,看你学术研究的思维如何。其实我今年的小说,自我感觉不好,不是我发自内心的作品,上场乱凑的。因为我的小说偏向于卡夫卡这种类型的小说,本科老师坚决反对我这种文风,因为说古文学老师喜欢的是中正平和,而不是这种阴郁的西方现代风格的。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等我今年九月份去上学,亲自向老师和同学请教后,给大家答案。高分之作,到底是要把握应试套路,还是“非从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如果看过这几段话,还不明白为啥考作文。劝你换个学校,真心话。
至于评论这篇文章,就真的是考察你的学术思维了。今年由于文学基础题目难,得分情况不佳,所以作文给分普遍较高,水分较大,没能分出优劣高低来。当然可以理解,如果作文也严格批卷子,可能最后的结果只有“哀鸿遍野”了,不管是进复试,还是过国家线。而写评论的学术思维就在于你平常如何去看书?如何去学习?如何去思考?评论文章的写作和文学基础的学习,是“本同而末异”。那我就全放到后面讲,因为你要学习的是思路,而不是知识点!!!

武功分为内功和招式。周芷若练的九阴白骨爪,仅是速成之法,凭借这凌厉诡异的招式可以吓唬住人,但是时间稍微长一点,就要露馅了,因为内力不济。想要成才,要静下心来修炼九阴真经,九阳真经也可以。千万别去练葵花宝典,速成之法皆有反噬作用。(期考靠考前突击两天,或者带个小抄,就能考个高分,就以为自己已是武林盟主了,这种“不自知”的心态比你的撒谎作弊还严重,因为你不知道自己的定位。这个就是反噬作用,可怕不?)
有人问我,能不能靠速成之法考上华东师大,有可能哦!前提是你英语和政治能保证拿到150,而且你演技够好,复试能骗过老师的法眼。骗过老师的法眼,基本上不可能。今年好多人,都被问哭了,结果可想而知。
别的大神给大家讲的帖子,已经多到数不胜数。今天,我主要给大家讲思路,讲怎么练内功。内功如果能打下坚实的基础,招式都只是技巧,非常容易上手。
四、文学基础
一、首先分析大纲
看你自己是否可以接受这样的考察角度和考察内容,分析清楚你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是否有把握考上,毕竟考试就是冲考上去的。
二、准备教材和资料
我个人主要是用书。因为所谓的重点,并不能帮助你建立起文学史的框架,无论是古代,还是外国,还是现当代,还是西方文论,都是如此。
教材里一些没有用的小点,都是促进你理解的材料和基础。为什么建安风骨和正始之音艺术面貌差别那么多,绝非仅仅是一两句话可以带过的。只有理解了它的缘由,才能水到渠成地理解了它呈现出来的独特点。考试只需要你掏一瓢水。而这瓢水的颜色,取决于而你的肚子里是清水还是浊水,水里的杂质有没有沉淀下来,有没有慧心明澈,这就取决于你平时的积累了。
三、分析十年真题
这个太重要了。分门别类的整理总结十年专业课真题(作文和文学基础都要分析)。而且整个复习阶段,都要是不时拿出来看。这就是你复习的切入点,通过真题告诉你,你怎样处理这些文学的材料。“最重要的不是鲁迅是谁?最重要的是我们怎么看鲁迅?我们是谁?”鲁迅其人其文已经不会再变,一直在变得是我们。
分析真题,就是告诉你华师大的老师怎么看这些材料。

四、看书
这个怎么讲?好大呀,今天先稍微讲一讲,4月10号给大家上一出免费的公开课,再仔细讲吧。
好多人跑过来问我,只背重点或者只背资料可不可以。一个研友本科阶段上课天天看电视剧,基础不扎实。以为考211,也和期考一样,背重点就够了。根据某211高校的历年真题,给自己总结了100个考点。文学史的框架没有搭起来,到跟前,100个重点背完就忘了,没办法,框架搭不起来,系统的思维没有。给自己又砍到50道,最后一个礼拜,只背30道。《桃花扇》这样的重点,考名解不会写,因为没考过《桃花扇》,所以不准备。韩柳古文运动这样的论述题不会写,因为前年刚考过,所以不准备。
当你把文学史的框架搭起来,你就知道《桃花扇》为啥是重点了,你就知道为啥韩柳古文运动为啥是重点了。研友还是想不通为啥是重点,我可以告诉你答案。但是你自己不翻书、不思考,就算告诉你,说完,东西还是我自己的。我起的只能是引导作用。

本科阶段,遇到的老教师都特别严格。一次古文学期考,一个班50个人挂了30个。出了一道30分的论述题“谈谈《楚辞》对于《诗经》的继承和发展。”这个书上没有现成的1.2.3.的答案,必须自己去扎扎实实吃透了教材,才能答出来。
看书的过程一定要思考,因为语言文字有它的局限性,不可能所有的东西都靠文字来表达。还有一部分要靠你的联想和想象来再创造。你一定要去思考“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要学会,前后钩连,建立你的史学框架;要学会,演绎和归纳,文学的发展演变有通有变。
当你理解之后,你的知识点在脑子里就是一串串的链条,拿出任何一个来,都能牵扯出前前后后一堆东西来。而且这也是老师希望看见的学术思维。就比如今年复试的一个名解题目“乐府”。不仅是汉代的音乐管理机关,还是汉乐府诗歌的代称。写完这个还没完,因为在宋代词也被称为“乐府”,例如《东坡乐府》。在元代,散曲也被称作“乐府”,例如《诚斋乐府》。写出来,批卷子的老师自然知道你的思维和能力了。就讲这么多了,这个东西永远都讲不完。
五、背书
无论你是喜欢抄书,还是喜欢背笔记。或者像我一样没有笔记,比较懒,直接背书。都可以,只要能记住知识点。有印象和能输出是两个概念。老一辈的特别强调背功,我以前经常偷懒,现在很吃亏。背书是必须得。高中时听某80后青年作家鬼扯淡,不背书。不背书,材料永远在书上,你脑子里就没有可以生发联想和思考的材料,包括作品选里的作品,时间不够,经典名句也必须背,这是你做论述题举例的材料,是你的得分点。
至于背书不忘的方法,自己去百度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用这个方法一个礼拜背一本书,来来回回的背。背上几遍,这个东西至少够你吃一年。
六、输出
无论是作文还是文学基础,都去试着学会去输出。尤其是作文,习惯了写才能不惧怕这个东西。我同学考中国传媒,考了423,第一名的成绩进去中传,专业课不光背,还背写了一遍。
作文要练,二战时每个礼拜写一篇。拿给本科老师看,被骂得狗血喷头,最开始一篇文章改到第四回,都被骂垃圾文章,糟蹋文字。但是没有老师这么骂,根本意识不到自己的局限。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都难。而发现问题就相当于解决问题的一半。在这里三鞠躬,感谢我的本科老师和同学们,感恩。
五、心态
经历过二战,说实话整个过程,我也很焦灼。直到拟录取名单出来之前,我都忐忑不安。焦虑是正常的,紧张才能有压力投入学习中去。但是,平常的学习中,要静下心来学习,不要每天把精力都投入在主观因素上。而且是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我研友每天一见面,就开始诉苦,因为她每周都是一二三学习,四五六日休息。休息上几天,状态没了,又要重新找回来,自然很焦虑。焦虑了自然有动力,然后又开始像超人一样学习,但是过犹不及,到了周三又开始疲惫了,周四就又去休息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要每天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态去学习,今天“破釜沉舟”了,明天怎么过河?今天又不是世界末日。
六、休息
或许别人喜欢拼时间吧。我不行,比较嗜睡,睡不好,第二天三魂七魄聚不起来。或许这就是我政治英语分数太低的原因吧!自己调节好。每个人生物钟不一样。总之,要有足够长远的眼光来看你的学习,学会合理安排好每天的学习,不要执着于一城一池,最后丢了天下。
七、积累和坚持
我本科老师说得很正确:所有的结果都是长期以来的点点滴滴的积累。不要痴迷于什么准备三个月就能考上的鸡汤,我就用了三个多月。但是我英语政治太低了。而且我是二战,如果不和大家说是二战,大家或许就以为仅仅是三个月的事情。把功夫一点一点的做起来,不要好高骛远,也不要急功近利。
今年初试考“《西游记》的故事演变”,这个题目一点都不偏,难道考孙悟空和猪八戒的人物形象才是正常吗?没上过中文系课的人,也能写出来。比如北大某年考了一道论述题“谈谈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你敢写吗?就靠背的书上那点东西,你能拿多少分?这都是平常的积累。
八、复试
如果你英语口语不行,必须要在专业课上有优势。我这几天复试,发现周围会二外的人很多,而且还是古文学方向哈!!!如果选择比文和文艺,这个就是优势。大神真的很多,不要坐井观天。这两年题目虽然很难,考400的人依然不少,而且来了之后,论文都是一摞。谈你喜欢和感兴趣的方向,不要嘴上说,请“拿证据来”。只要你是真的热爱,真的付出,也别怕。
九、其他
其实要讲的东西还有很多。篇幅有限,以后有机会慢慢讲吧,关键还要看自己。
比如读原典,外国文学和现当代的经典作家的作品,至少每个人看一本,脑子里有印象,对文字有直接的接触和形象的感知。一年的时间是够用的,不用怕。我之前看现当代看得也很少。把这个工作放在上半年做,时间是够用的。要学会精读和略读,在有些地方修内功,有些地方学技巧。
这两年的考题越来越重视文论,西方文论的题目的难度已经维持在一个范围内了。前两年,还有人觉得不会考太难,不好好准备西方文论,等着侥幸钻空子。个人直觉,下一年不会再有这种情况了。考华东师大的人里面,从来都不缺基础扎实又努力的人。一旦专业二文学基础,大家作答情况比较好的话。作文给分就会严格把关了。同时总分数都会普遍提高,分数线就会提高。劝大家准备充足一点,不要把希望寄托于别人倒霉上,要把主动权留在自己手里。
一切靠实力说话。在这一堆学校里,华东师大太透明了,初试出成绩,立马就出排名。复试时,下午语言学方向刚面试完,晚上6点就公布拟录取名单。这是一个值得你为之付出努力的学校。
十、考研备考的参考书目
根据自己的方向来定,多少可增减,要有主次之分。
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古代文学史》郭郁衡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史》游国恩 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朱东润 上海古籍出版社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修订本)张少康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王运熙 顾易生 复旦大学出版社
文艺学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 高等教育出版社
《西方文论史》马兴国 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代西方文艺理论》朱立元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钱理群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洪子诚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陈思和 复旦大学出版社
外国文学
《外国文学史》郑克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相关推荐
- 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复试科目及内容
- Posted on 05月20日
- 【现当代文学】中国新诗发展历程的基本轨迹
- Posted on 08月06日
- 浙江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学姐复试经验分享
- Posted on 03月09日
- 【古代文论】诗歌评论专著《诗品》
- Posted on 0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