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薄伽丘《十日谈》的基本特征
知识点提炼:
- 《十日谈》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文学家薄伽丘的代表作,作品的背景发生在中世纪饱受黑死病折磨的佛罗伦萨,十位男女青年为躲避瘟疫来到乡下,闲暇之余,年轻人在夜幕降临时便开始开故事会,由轮流推举的“国王”“王后”宣布每一天的故事主题,每人轮流讲一个故事,讲了十天,共100个故事,因此这部故事集被称之为《十日谈》。
- 《十日谈》采用类似于《一千零一夜》的框架式结构,运用写实主义手法,
- 表现一个又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作品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思想,张扬人欲,反对教会。《十日谈》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结合作品分析特征:
- 思想特征:
- 《十日谈》大胆地批判了封建教会对人性的盘剥,开篇第一个故事便以一个向牧师忏悔并荣升为圣徒的伪君子形象对天主教徒进行了一番辛辣的嘲讽。许多故事揭露了僧侣的黑暗罪行,把僧侣们奢侈淫逸、敲诈勒索、贪婪虚伪的嘴脸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许多僧侣责备他人心中的淫念实际上是在吓唬他人,然后自己可以趁虚而入,勾引妇女。
- 薄伽丘不仅从个人层面批判教士的卑劣,他更是把矛头对准教廷乃至天主教教义。薄伽丘对教会的批判,表达了当时的城市平民阶级对神权的极度不满。
- 描写男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在《十日谈》中占有重要地位。薄伽丘赞扬人性,追求原欲的解放,作品中叶大胆直率地表露男女之间的爱情与欲望。这体现了他人文主义思想深处的反禁欲主义,神无法代替情爱的力量,人有权利享受爱情和现世的幸福。
- 《十日谈》还抨击了封建特权以及男女不平等的现象。他不以人的社会地位把人划分成三六九等,而是依靠人智的力量提倡知识与理性的光辉。此外,薄伽丘赞美妇女,认为他们是自然的美妙造物,主张妇女应享有与男人平等的地位。
- 艺术特征:
- 薄伽丘以丰富的生活知识和出色的艺术概括力,通过叙述故事,概括生活现象,描写自然,叙写细节,刻画心理,展示出意大利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抒发了文艺复兴初期的人文主义和自由思想。
- 《十日谈》采用框架式结构,用故事会的形式,将100篇故事有机地组成一个严谨和谐的叙述系统。大框架套着小框架,故事中包含着故事,整体上更加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
- 语言生动。《十日谈》以古典名著为典范,吸收了民间语言的特点,语言精炼流畅,俏皮生动。
加深印象:
- 薄伽丘的《十日谈》与但丁的《神曲》并驾齐驱,被意大利评论界称之为《人曲》。
- 《十日谈》在欧洲广为流传,是世界文学史上一部具有巨大价值的文学作品。英国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便是文艺复兴时期模仿《十日谈》的经典。20世纪法国“新寓言”派代表作家图尼埃的小说集《爱情夜半餐》,在形式上也借用了《十日谈》的框架结构。
本站遵循CC协议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转载请注明来自:一往文学-8年专注文学考研
- 下一篇: 【外国文学】塞万提斯《堂吉诃德》的基本特征
- 上一篇: 【外国文学】但丁《神曲》的基本特点
相关推荐
- 首都师范大学古代文学专业录取学姐经验分享,初试&复试
- Posted on 03月08日
- 西北大学古代文学考研复试经验,你一定用得上!
- Posted on 03月09日
- 北京师范大学简介
- Posted on 04月29日
- 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 Posted on 04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