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魏晋南北朝文论概述
知识点概述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发展史上光辉灿烂的时期。政局动荡、儒学统治地位的没落和缺失带来了这一时期思想界开放的独特优势,文学得以脱离政教而回归自身。这一时期的文论不仅深化了对文学性质的认识,而且对文学性质作了深入的探讨,取得了诸多成果。
特征分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文学理论的逐步自觉时代。该时期文学理论逐步脱离了先秦时期文史哲不分、诗乐舞不分和两汉“发乎情、止乎礼义”的文学特点,文学不再依附于经学,不再依附于政治,独立性大大增强,用鲁迅先生评价《典论·论文》的话来讲,“曹丕的时代可以说是文学自觉的时代”。
二是对审美特征认识的深化。不仅仅讲求文采的华丽、构思的奇伟,更讲求声律的和谐,对文章及主体的审美特征更为重视,特别重视要体现作家特殊的创作个性。
在先秦两汉文学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开始出现总结和反思,不仅在五言诗等专项领域有总结性著作出现,而且初步构建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巨著也随之出现。如标志着进入“文学自觉的时代”的著作——曹丕的《典论·论文》,我国第一篇完整的创作论——陆机的《文赋》,第一部系统的诗歌理论著作——钟嵘的《诗品》,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巨著——刘勰的《文心雕龙》都出现在这一时期里。其中,初步建构起我国古代文学理论体系的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代表了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的最高成就,开始了全方位对文学本质特征和文学创作的探讨。
加深印象
思想内容与文学形式是文章不可分割的两个维度,在古代特定的儒道两级思想框架里,儒与道一侧重思想,一侧重形式。魏晋南北朝文论基本以老、庄思想为主导,以文学自身为本体。不过就这一时期留下的一些主要文论著作看,也都不排斥儒家的文学思想,他们往往是在探讨文学外部规律时认同儒家文论的路数,而在阐述文学内部规律时,则主要是承袭道家文论的衣钵。诸如《文赋》、《文心雕龙》、《诗品》等大都是这样。也就是说,魏晋南北朝的文论,基本上可以说是儒道结合,外儒内道,而以道为主。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反思的时代,开始总结两汉成就,批判浮艳文风,也是一个取得重大成就的时代,在总结批评中吸取前人的教训,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其间多数的文学理论家既主张内容形式上的新变,又强调传统与文学的理性内容,既主张文学自身的独立性与规律探讨,又强调文学的理性内容与社会作用,以理性态度构架其时代的独特成就,为隋唐时期文学理论的发展成熟奠定了基础。
- 下一篇: 【现当代文学】茅盾的《子夜》艺术特征
- 上一篇: 【古代文论】《典论·论文》——我国现存最早的文论著作
相关推荐
- 兰州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学院各专业考研参考书目
- Posted on 04月16日
- 考福建师范古代文学:复习好古代文学,相当于拿下了两门专业课
- Posted on 05月24日
- 扬州大学2015年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方案
- Posted on 05月18日
- 延边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简介
- Posted on 05月26日